先挖掘珍貴遺跡 蘇花改通車延半年

現在位置:首頁 > 先挖掘珍貴遺跡 蘇花改通車延半年

蘇花公路改善工程漢本段3年前挖到金屬石器遺跡,今年又挖到第2個文化層(右圖,劉益昌提供),幾乎可確定十三行文化的來源,是考古重要發現,希望繼續挖掘,但將衝擊蘇花改通車時間;公路總局要求考古團隊下(8)月提出挖掘時程,並評估將原定2018年通車時間延後半年。

蘇花改2011年開工後,隔(2012)年3月在南澳至和平段的谷風隧道工程南口,約在宜蘭縣漢本路段,發現疑似文化遺物暫停施工,當時公路總局依《文化資產保存法》,請宜蘭縣政府文化局會勘,確認是距今1200年到1600年金屬石器時代遺址;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考古團隊就進駐搶救。

公路總局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處處長邵厚潔說,經3年挖掘,蘇花改團隊今年4月許在隧道南口高架橋段又挖到第二個文化層,「實在不敢決定工程是否繼續」,只好再找宜蘭文化局會勘,文史團隊看疑似距今1650年至1800年的新石器時代後期文物,完整程度「遠超過想像」,決定暫停施工。

劉益昌表示,3年前只知道一個文化層,再發現第2文化層,長約300公尺、寬100公尺,是有完整部落和房子的遺址;因上文化層與新北市八里的十三行遺址相似,可了解十三行文化,下層遺址出現後,幾乎可確定是十三行文化的來源,可知為何會煉鐵,以前「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」就有答案。

劉益昌認為,為完整挖掘第2文化層,蘇花改可以晚一點通車。公路總局則說,為使考古團隊完成挖掘,內部評估2017年底完工、2018年通車的的蘇花改,會延後半年,但確切時間仍要等劉的團隊今年8月提出挖掘時程,才能拍板定案。

 

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